众所周知,猫是一种液体……


那么,猫是牛顿流体,还是非牛顿流体呢?来看看中科院物理所的科普——
所谓牛顿流体,通常被定义为服从广义牛顿公式的流体:

其中,μ和λ分别称为第一粘性系数和第二粘性系数,p称为静压。
非牛顿流体,自然就是不能被上述广义牛顿公式所描述的一类复杂流体的总称,大致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分类:

非牛顿流体可以表现出非常有趣的物理特性,比如“爬杆效应”,也叫Weissenberg效应。
在一只烧杯里盛入牛顿流体,然后旋转实验杆,由于离心力的作用,液面将呈现凹形(如图a)。
如果换成黏弹性流体,非牛顿流体的一种,它却会向杯中心流动,并沿杆向上爬,液面变成凸形(如图b)。

非牛顿流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例如神奇的“轻功水上漂”表演,好吧其实是利用了剪切增稠效应。

对于猫的非牛顿流体研究,甚至获得过搞笑诺贝尔奖,它真的会表现出“爬杆效应”!


其实,猫的这种神奇特性,要归功于它奇特的骨骼,其中躯干骨骼包括脊柱和胸部轮廓的骨头,共有58-85块,而猫的脊椎骨全都是不正形骨,肋骨是长的弓形骨。

文章来源:
快科技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;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,谢谢!